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为了上名校, 大家不可以舍弃什么?

   日期:2024-09-12     来源:www.zg091.com    浏览:408    
文章简介:有人说,进名校和快乐并不冲突啊,学习和快乐也不冲突啊。我承认,生活里当然不止是快乐,还有枯燥,还有苦难。

有人说,进名校和快乐并不冲突啊,学习和快乐也不冲突啊。我承认,生活里当然不止是快乐,还有枯燥,还有苦难。但,假如生活里只有枯燥,只有苦难,没那一点点甜,最后人都失去了感知开心的能力,肯定得不偿失。

大家要让孩子上名校,不是让他们背着大家飞,而是最大可能地,让他们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能力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父母啊,不要把我们的将来和幸福快乐全都捆绑在孩子身上。

作者:虎皮妈,转载自公众号“虎皮妈的夜航船”。

........................................

孩子上名校固然要紧。但,有一些东西,即便是为了上名校,我觉得父母和孩子都不应该舍弃。

家庭团圆

几年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含泪活着》,讲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主人公丁尚彪向亲友举债去日本留学,后来黑下身份打工,与妻女分隔十几年的故事。

在日本期间,丁尚彪天天打好几份工,披星带月外出,披星带月回家,住在一个简陋得不可以再简陋的狭室。在没网络跨国电话费昂贵的年代,夜深人静,丁尚彪爱抚着妻女的照片,暗自垂泪。

NHK拍纪录片,把丁尚彪的生活拿到上海给他的妻女看,老婆看了落泪:“人家都说他那样多年不回来,一定在外面有哪些了,没想到他生活是如此的。”女儿也落泪,父亲的苦难对她是无形的鞭策,她必须要完成父亲的愿望。

父亲的愿望是什么呢?早几年是想多赚点钱,还债,让生活好一点。但日渐的,丁尚彪生出了让女儿去美国上大学的念头。这个念头一直支撑着他,一分一秒走过来,直到女儿真的申请上了纽约大学。从上海出发去纽约,特地选在成田机场转机,父女两人十几年后首次见面。他带女儿去打工的餐厅吃饭,去我们的居室相处一晚,第二天又含泪告别。女儿对着镜头哭:我没想到我父亲都这么老了,牙齿都掉了。

纪录片的结尾,女儿变成了美国的儿科大夫,丁尚彪也结束了非法居留者的生涯,重新回到上海。好像是个光明的结局,也看得我数度落泪。但当时看的时候我就在心里说:丁太苦了,他的老婆太苦了,他的女儿也太苦了。

《含泪活着》剧照

一别十几年,夫妻间的亲密,父女间的亲密荡然无存,彼此相处,都不了解应该用哪种方法。存了十几年的话,在相处的那一晚,父女两人却哪个也没能讲出什么。丁是豁达的,他没由于自己吃苦,就要让女儿割肉削骨还自己,但他的女儿呢?那样沉重的心理重压,不是父亲不需要,她就敢“忘恩负义”的。当上名校、出人头地是一项不敢辜负的使命,这其中真的还有快乐可言么?

去年看到一篇丁尚彪一家现状的文章。说丁的女儿结婚,生了两个孩子,丁夫妇去帮忙。丁尚彪在美国呆了一段感觉气闷,还是自己打打工到处走走,说是,下半生要为自己活了。丁的老婆继续留在美国帮女儿的忙。所以一家人即便到了可以选择的时候,依然还是离别。

开心的能力

有人说,进名校和快乐并不冲突啊,学习和快乐也不冲突啊。我承认。但这句话和“没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一样,对一方的需要太高了。

学习和快乐要同步,第一,这个父母,或者老师,要很有知人之明,可以引导孩子的兴趣,了解该把孩子往哪一点培养。有人说,我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从小就有音乐步伐感,从小表演欲强,从小就喜欢钻研数字。那是EASY模式。你只须不毁TA的天分就好了。但所有些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天分么?假如一个哪一点看都资质平平的孩子该如何解决呢?

第二,这个父母或者老师要很精于教育学和心理学,要永远能给孩子一个够得着的目的,让TA一路向前跑又不会丧失我们的意愿。重压太大,孩子不可以承受,轻者自暴自弃,重则自残;毫无重压,也就毫无动力,三天打鱼两天撒网,大好光阴白白浪费,到头来一事无成。

扪心自问,做得到以上两点的父母和老师多么?我感觉,名校里能做到这两点的父母和老师,要比名校外的,多得多得多。这也是为何我一直在说能上名校就上名校。但,反过来,并非所有名校里的老师和父母都做到这类。

有些父母为了孩子上名校,高压政策,500个耳光煽出来的高考考试状元;有些老师为了追求名校里的精英感,不但不给已经非常激烈的角逐减压减轻负担,还要冷嘲热讽添油加醋。名校里排队跳楼卧轨的事件也不少见,假如为了上个名校把孩子逼得生无可恋,那当然是个大大的不值得。

生活里当然不止是快乐,还有枯燥,还有苦难。考名校有重压非常正常啊,在名校里角逐有重压也非常正常啊,你拿把扇子去跳广场舞还有排第几排的重压呢!但,假如生活里只有枯燥,只有苦难,没那一点点甜,最后人都失去了感知开心的能力,肯定得不偿失。

父母的自我进步有一个寓言,说有一只笨鸟,自己不开心飞,就下一个蛋,孵出个小鸟来,然后逼着小鸟飞。

要让孩子上名校是为什么?

我一直感觉,人一辈子有三个问题:你真的想干什么?你有能力干什么?你被期望干什么?协调好了这三样,就是幸福生活;其中两样吻合,也能有一点小确幸。大家要让孩子上名校,不是让他们背着大家飞,而是最大可能地,让他们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能力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所以父母啊,不要把我们的将来和幸福快乐全都捆绑在孩子身上。不要舍弃自己,不要絮絮叨叨给孩子念:父母为了你,怎么样怎么样了呀。

你想孩子上名校,你一个人有没仍在好好学习?你想让孩子出人头地,你一个人有没为了理想在打拼?你想让孩子快乐,你一个人有没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假如都没,要孩子如何同意大家的虚伪?

孩子的健康

孩子的生理健康非常重要,保证营养,保证睡眠。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重压再大,也要让TA了解,虽然爸爸妈妈期望TA成功,但永远同意TA的失败。

以前有个同学,爸爸妈妈都是高知,对他需要极高,从小学开始,就常常要功课做到半夜12点。无缘无故,他就常常感冒,几乎月月都会。有人说是重压大免疫系统不好,但我却感觉是他的无声抗议。小小的孩子,不敢和爸爸妈妈正面冲突,只能生病来宣泄。疾病都有隐喻,不明的胃痛,不明的神经痛,常常就是来自弱势那方无声的抗议。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