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过,新一轮美国大学申请又被提上日程。今年,关于美国大学录取的负面消息频传:大面积考试作弊,降低SAT亚洲考试次数,顶尖名校亚裔学生录取分数潜规则等等,都影响着新的申请季。为此,外滩君专访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Douglas L. Christiansen,请他为大家解析将来可能的美国大学招生趋势。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外滩教育
每一年,大学招生政策稍有变化,就会牵动学生和父母的心。去年年初,哈佛大学针对美国的大学录取发布了一份划年代的研究报告,名为“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力挽狂澜:用大学录取政策来勉励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别人和真的关注社会》)。报告一出,就引发了教育界圈里圈外的热烈讨论。
从某种角度看,这份划年代的宣言好像释放出美国大学招生规范改革的信号,看着美国高等教育范围里的有识之士对于愈加背离美国精英传统的功利主义已经到了没办法容忍的地步。而这也与以前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写作的全球畅销书《出色的绵羊》中的看法不谋而合。
近些年,随着着改革的信号,有关美国大学录取的所有,也都在历程着大大小小的变化:如频频爆出的中国学生陷SAT考试作弊丑闻,直接致使取消成绩甚至降低国际考场次数;又如以藤校为首的美国名校降低了国际学生的录起名字额等。
那样,这类跟中国学生息息有关的申请动向,到底是怎么样影响着学子们的将来呢?日前,外滩君采访到了美国服务学生入学申请、学习方法指导、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俗称美国高考考试)等内容的非政府性爱文化组织——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主席Douglas L. Christiansen,请他为大家解析将来可能的美国大学招生趋势。
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Douglas L. Christiansen
B=外滩教育 D=DouglasL. Christiansen
不去名校,换一种活法会如何?
B:作为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你如何看近些年的留学生录取趋势?
D: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大学对留学生的扩招,是我在职业生涯中从未有见到过的。大伙一致觉得,由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和本国学生组成的课堂,不只会对教学体系本身有益,而且在这个渐渐全球化的社会,这一点也至关要紧,因此我并没听说过会降低留学生名额的消息。
B:你对中国留学生的评价是?
D:从他们递交的文书来看,他们都是一些天资聪颖的学生,课内课外的表现俱佳,加上他们的SAT或ACT成绩,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具备非常高的学术水平。
他们是很有实力的学生,事实上这类年学生的品质也在变得愈加好。其次,近年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而且我相信他们都十分知道,美国大学想要招收哪种学生。
B:那你有没发现,中国学生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那些顶尖大学和文理学院,而这类学校有些时候并非比较适合他们的?
D:是的,但这个问题不只发生在中国学生身上,在其他国家包含美国的学生都会有过度关注大学排名如此的常见现象,他们宁愿挤进一个排名前10、二十或者三十的大学,而舍弃去读一个比较适合我们的大学的机会,兴许只不过由于这所大学排名相对靠后。
我十分的了解排名靠前的大学的声誉和威望吸引着这类学生前去申请这类大学,但大家不可以让大学排名如此一个由系统数据统计出来的数字,来决定自己将来的走向,盲目根据排名申请大学的结果总是是让人不快的。
我会建议学生与他们的父母尽可能少关注大学排名,而是去想想,学生自己想要的大学学习环境是什么样的,是一所小而美的学校,还是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大学所在的城市是不是特别热或者特别冷,是不是常常下雨,学生想要读什么专业,他们想要在一个大城市念书,还是在一个小镇上学习生活?这类问题才是选择大学最重要和非常重要的部分。举例,即便藤校的排名非常高,但更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将它排为比较适合我们的大学。
从那些顶尖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都是目的性、驱动力非常强的人,他们大多会从学校顺利地毕业,踏入社会并且获得成功。但我非常期望他们可以考虑一下,可能在另一种环境中,他们可能生活得更快乐,并以另一种方法去成长、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