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延安
1.依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东山的méi子西山的谷
满yáo里围得不透风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年期间,来我家串门的亲戚朋友不少,父母应接不暇。
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
C.日常正由于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出色。
D.天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3.对下列句子用的修辞办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C.千声万声呼唤你,——妈妈延安就在这里!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4.下列步伐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B.一头∕扑在亲人∕怀。
C.树梢∕树枝∕树根根。
D.亲山∕亲水∕有亲人。
5.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需要: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如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文,完成6~8题。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双眼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妈妈延安就在这里!
__________
__________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大家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6.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点,分别用A表示数目,B表示情态,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标出相应的序号。
答案:①紧紧儿B②几回回A③飘飘B
7.赏析选文中画线句子。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唱”“笑”“把手招”是人才有些行为,而这里的一条河、一个村也能唱和笑,“红旗”有手向我召唤,诗人赋予它们以人的情绪和行为,生动形象。
8.请找出选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么样抒发感情的。
千声万声呼唤你,
——妈妈延安就在这里!
答案:“千声万声”是夸张,表现诗人一次次在心里呼唤延安,将延安比作妈妈,生动形象,面对延安,诗人的感情不可遏制,喷涌而出,直接抒发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敬意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民歌
余光中
传闻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假如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也听见
龙也听见
假如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9.对“民歌”的含意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专指时尚于北方的一首民歌
B.泛指所有些民歌
C.比喻中华民族的特质
D.象征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10.“我的红海”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好处是__________。
11.全诗的主题是
A.抒写中华民族具备喜欢唱歌的特质,赞扬中国是一个热爱音乐的
国度。
B.抒写中华民族具备悠久的文化传统,赞颂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C.抒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赞美一个古老民族的顽强的生命力。
D.抒写民族文化的广泛普及,称赞中华民族的好素质。
《回延安》一诗通过描写作者重回延安时的激动情怀,表达了对革命圣地延安,对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的感情,与对延安的好
祝愿。
怀恋、思乡、念亲等。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国风·郑风·风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
见欢》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席慕蓉《乡愁》